《西游记》是吴承恩先生人生经历的一次总结,是他掷向黑暗势力的一把长矛,是他对残酷现实发出的一声怒吼!但是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,吴承恩先生写得非常隐晦,所以这本书问世几百年来,一直被当做神话小说来读,孙悟空这个形象尤其得到了少年儿童的喜爱。但当这个孩子长大成人之后,往往会为自己当年迷恋《西游记》而感到耻辱:法力那么高强,独战十万天兵的齐天大圣,在西天路上竟然连一些神仙家里的宠物都无法制伏?而让孙悟空束手无策的牛魔王,竟然很快就败在了哪吒这个孙悟空当年的的手下败将之手?神仙手里那么多神奇的法宝,为何在清剿花果山时放弃使用?这里面逻辑关系的混乱让人捧腹。而且就算是成年人看《西游记》往往也不去仔细分析,最多对这些前后矛盾的地方做出这样的解释:孙悟空当年是土匪,参加取经队伍之后成了正规军,机动性和灵活性受到了限制,所以战斗力急转直下,很多时候更是碍于人情,无法对领导家里的宠物施展拳脚。可是这些说法并不能解释《西游记》中的所有疑问!
我可以负责任地说:《西游记》绝对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小说之一,吴承恩先生是个实在人,所有的疑问在他写这部书的时候已经给出答案了,具体能不能看懂他老人家的真实意思,只在于你是否用心地阅读。前段时间央视正在热播《天仙配》,老婆大人看得不亦乐乎,我当时对这部电视剧不以为然,尤其对神仙的描写,在我看来是很不负责任的,是在欺骗和愚弄广大群众!而当年央视版的《西游记》并没有深入挖掘《西游记》的伟大内涵,看了那部电视剧,只能让人丧失了阅读《西游记》原著的兴趣,于是我开始撰写这一系列文章,以医生的思维方式讲解《西游记》,其目的就是在这个利益至上、人心浮躁、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重新燃起人们阅读《西游记》原著的兴趣。
这一系列文章百分之百尊重原著,努力讲解吴承恩先生当年所留下的种种暗喻。这些文章最早发在“天涯杂谈”,后来我感觉“天涯杂谈”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论坛,更加关注的是民生和时事,这种笑话样的文章,发在那里有些不伦不类,于是改发在“煮酒论史”(搜索词:天庭的内幕),得到了天涯编辑的认可和网友们的热情支持。而且在我在线写作的时候,有几家出版社都曾与我联系,问我是否有意向把这一系列文章整理出版,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写完这些文章的决心,正是你们的热情支持和认可,使我有动力把这些文章写下来,谢谢你们!
国外有句名言:有一百个读者,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。但哪个人心中的哈姆雷特才是莎翁心中的哈姆雷特呢?本人认为自己读《西游记》的心得也许与众不同,但也不敢妄说我的观点能得到吴承恩先生的认可,我最大的希望就是那些看到我这篇笑话的朋友——有读一读《西游记》的冲动,我愿足矣!
既然在楔子里提到了《四十二章经》,那我就来说说这部经。话说东汉王朝的第二个皇帝,名叫刘庄,这汉明帝在历史上是为数不多的好皇帝,他在位十九年,期间政治清明,社会经济繁荣,国家相对稳定。东汉永平七年(公元64年),这刘庄做了一个梦,看到一个神仙,金色的身体像朝霞一样闪闪发光,身上有日光环绕,飘飘荡荡从远方飞来,降落在大殿前,汉明帝非常高兴。第二天一早上朝,他把自己的梦告诉众大臣,询问是何方神圣。他的太史傅毅博学多才,他告诉汉明帝:我听说西方天竺(印度)有一个得道的神,号称“佛”,能够飞身于虚幻中,全身环绕着日光,君王您梦见的大概是佛吧!于是明帝派使者羽林郎中泰景、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三人去西域,访求佛道。三年后,他们同两位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,带回经书和佛像,开始翻译一部分佛经,相传是现传的《四十二章经》。同时在首都洛阳建造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,即今天的洛阳白马寺。这一寺院据说也是以当时驮载经书佛像的白马而得名,而白马寺也成为佛教的“祖庭”和“释源”。
《四十二章经》是第一部翻译过来的佛教经典,对中国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因其共分四十二章而得名,本人虽然解读的是《西游记》原著,但唯恐朋友们说我毁佛污道,所以本人斗胆将这部经书呈现给大家,看完本人的文章,读一读《四十二章经》,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佛!南无阿弥陀佛!